王建墓史称永陵,为前蜀开国皇帝王建归葬之地,是我国目前所知的唯一修建于地表之上的帝王陵墓。永陵曾被误传为西汉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抚琴台”,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火的机缘合,千载帝陵终得以重见天日。永陵发掘分为两个阶段完成完成,这是我国首次对帝王陵墓进行的科学考古发掘,出土的棺床石刻、王建像及玉大带等珍贵文物轰动海内外。
永陵博物馆是依托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建墓而设立的古墓葬类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由文物保护区、综合馆、园林保护区三部分组成,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永陵发掘故事”(永陵·成都记忆)意在讲述帝陵发掘完事,见证博物馆历史变迁,重温一段城市记忆.
前后蜀历史文化陈列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分裂时期,晚唐和后唐将领王建、孟知祥先后建立起了前蜀与后蜀割据政权。王建等利用蜀地优越的自然条件,采取休养生息、劝课农桑、轻徭薄赋等治国策略,在当时中原地区战乱频仍的情况下,维护了其统治区域内社会的相对稳定,偏安一隅,促进了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成都永陵博物馆“前后蜀历史文化陈列”,旨在展示历史文物,保存城市记忆,再现千年之前的政治社会历史生活画卷。